南方的樹果湯:麵包果湯
小時候第一次吃到麵包果,是在國小同學家。國小同學的媽媽用她父親任教的校園裡的麵包樹果實煮了湯。那時候吃的記憶不大清楚,記得同學媽媽說,用冰糖煮甜湯也可以,尤其愛那果實中種籽,殼咬破嚐起來像花生仁。
後來再吃,是在花蓮,花蓮朋友搖搖頭「花蓮人都知道車停樹蔭不要停麵包樹下」,「果實掉下來車窗會破喔。」葉片巨大深綠油亮如蒲扇般的麵包果樹,黃色如波羅蜜的果實,怎樣都是南方的熱帶的樹。
花蓮吃到的麵包果湯,會放小魚乾同煮,煮久了有果實甘甜,也有魚乾鮮,很好吃吶。
這回雖然住在台北市中心,朋友捎訊息來,給我兩顆麵包果。自己殺麵包果是第一次,先燙過東門市場買的雞骨架和雞翅,加入果肉,馬祖的小黃魚乾(不喜苦味的人,煮湯放小魚乾要去頭去內臟啊),在鑄鐵鍋慢慢地煮,最後給宏德海鹽調味。(這款法國海鹽家樂福賣很便宜,可買)
配的是愛店的酸麵包。
其實在週末,我帶著這顆麵包果,見證了自己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時刻。回來後,認真地把它煮成好湯,很對得起自己和這顆麵包果了。😂